|   
 《隧道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 
 | 
 | 
 | 
 | 
  
   | 课程名称 | 隧道施工技术      | 开课院部 | 土木工程学院 | 
  
   | 课程代码 | 11041404 | 考核性质 | 考试 | 
  
   | 前导课程 | 土木工程材料、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力学 | 
  
   | 后续课程 | 毕业设计,综合实训 | 
  
   | 总学时 | 56 | 课程类型 |   理论课 | 是□ | 
  
   |   实践课 | 是□ | 
  
   | 理论+实践 | 是R | 
  
   | 理实一体化 | 是□ | 
  
   | 适用专业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表2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1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职务 | 
  
   | 1 | 贾九荣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副教授/经理 | 
  
   | 2 | 卢彦峰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副教授/系主任 | 
  
   | 3 | 李鑫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助教 | 
  
   | 4 | 符惠萍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工程师/系主任 | 
  
   | 5 | 张新蕾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助教 | 
  
   | 6 | 李帅 | 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助教 | 
  
   |   |   |   |   | 
 
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员工在具备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构造的基础上,能运用施工技术规范等有关资料组织一般隧道的施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精于隧道施工、善于施工组织与管理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员工达到“懂设计、会管理、精施工”是特色要求,为毕业后从事隧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员工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隧道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课程的设计思路
由学校专任(职)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理论型课程体系为任务驱动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任务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员工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土木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员工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教学评价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56学时,其中实训学时为6学时,2学时机动。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总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使员工在具备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能组织一般中、短隧道的施工。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说明公路隧道类型和结构组成;
◎能识读公路隧道施工图纸 图表;
◎能选择合理的公路隧道各组成部分的施工方法;
◎能叙述公路隧道各组成部分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能进行常用的施工计算,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数据,会公路隧道施工放样;
◎能说明公路隧道各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
◎能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对每道工序的成品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能描述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内容、编制方法和管理程序。
 
 
表3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 序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内容和要求 | 技能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认识公路隧道 | 1叙述隧道概念及作用; 2说明公路隧道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3描述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围岩分级; 4说明公路隧道施工图纸的组成及设计要点。 | 1能看懂隧道工程图纸的几何尺寸; 2能根据图纸内容完成工程数量的统计。 | 8(授课4学时;实训2学时) | 
  
   | 2 | 隧道施工 | 1说明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及选择原则; 2说明隧道施工放样的内容和方法; 3描述公路隧道施工常用的机械 工具的种类和特性; 4说明隧道洞身开挖的方法及工艺流程; 5叙述出渣运输路线和方式的选择要求; 6说明洞身支护与衬砌的类型、构造和施工工艺流程; 7叙述洞门的类型 构造和施工工艺流程; 8叙述隧道防排水结构的基本类型和施工要点; 9描述隧道安全施工和环保要求; 10说明隧道施工质量检测评定基本要求 实测项目 外观鉴定要求 | 1会隧道施工放样; 2在隧道施工前能确定围岩的级别; 3能编制新奥法施工工序图; 4能估算出渣量; 5能运用相关的规范进行隧道施工质量控制; 6具备工程安全施工的能力。 | 38(授课36学时;实训2学时) | 
  
   | 3 | 隧道附属工程施工 | 1描述隧道通风的原理; 2说明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要求; 3描述隧道照明的要求; 4叙述供电线路的布设和安装要求; 5描述隧道内避车洞 设备洞 横洞和其他洞室的施工要求 | 1能判定隧道供电是否符合隧道施工要求; 2能判定通风量和照明是否符合要求 | 4 | 
  
   | 4 | 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 1说明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2描述工程进度图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 1能绘制隧道施工平面图; 2能根据具体的洞身 洞口施工任务、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3能利用横道计划图,编制隧道的分布工程或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能结合具体项目作出人员 机械 材料计划 | 6(授课4学时;实训2学时)   | 
  
   | 合计 | 56 |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由两个部分构成:
1、平时成绩(40%)
(1)课堂出勤(5%)
(2)课堂表现(10%)
(3)课后作业(15%)
(4)日常考核(10%)
2、期末成绩(60%)
表4《隧道工程施工与维护》课程成绩总评
 
  
   | 姓 名 | 平时成绩 (40%) | 考试成绩 (60%) | 总 分 | 
  
   | 出 勤 5% | 表 现 10% | 作 业 15% | 考 核10% | 期末 考试 60%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体项目考核标准:
1、考勤
 
  
   | 考  核   标  准 | 得 分 | 
  
   | 能在学期考勤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无告假的情况。 | 5 | 
  
   | 能在学期考勤中除少部分请假外,无旷课、早退迟到现象。 | 4 | 
  
   | 在学期考勤中存在迟到、早退、及旷课现象。 | 3 | 
  
   | 在期考勤中存在经常旷课及较长请假的情况。 | ≦2 | 
 
2、课堂表现
 
  
   | 考  核   标  准 | 得 分 | 
  
   | 课堂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 | 10 | 
  
   | 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态度良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 8 | 
  
   | 学习态度较好,较少主动回答问题,有打瞌睡现象。 | 6 | 
  
   | 不认真听讲,上课玩手机现象打瞌睡,不遵守课堂纪律。 | ≦4 | 
 
3、作业
 
  
   | 考  核   标  准 | 得 分 | 
  
   | 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80%以上作业为优秀。 | 15 | 
  
   | 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真,70%以上作业为优秀。 | 12 | 
  
   | 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相对认真,60%以上作业为优秀。 | 9 | 
  
   | 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不认真,40%以上作业为差。 | ≦6 | 
 
4、平时考核
 
  
   | 考  核   标  准 | 得 分 | 
  
   | 依据平时考核成绩 | 10 | 
  
   | 依据平时考核成绩 | 8 | 
  
   | 依据平时考核成绩 | 6 | 
  
   | 依据平时考核成绩 | ≦4 | 
 
 
五、实施要求
1.授课教师基本要求
(1)具有工程造价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有高校教团队格证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员工; 
(3)有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熟悉本行业的技术生产情况及发展趋势,与行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能将企业各项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理念补充进课程;
(4)熟悉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5)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职业公司产品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6)教学内容丰富、新颖;深度、广度适宜;概念准确,重点突出;进度符合课程授课计划要求;
(7)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启发式、分组讨论式等方法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员工积极思考、拓展思路,注重培养员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员工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知识和锻炼,是培养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关键。本课程主要在校内设置了多媒体教室,在校外与15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我系的校外实训基地。
3.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程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等,灵活采用项目驱动或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实行课内课外双线并行教学,运用讲授、讨论、案例等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4.教材、数字化资源选用
表8 《地基基础施工与试验检测》课程教材选用表
 
  
   | 序号 | 教材名称 | 教材类型 | 出版社 | 主编 | 出版日期 | 
  
   | 1 |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 规划教材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孟维军 | 2018.12 | 
 
表9 《隧道工程施工与维护》课程数字化资源选用表
 
  
   | 序号 | 数字化资源名称 | 资源网址 | 
  
   | 1 | 云课堂 | http://ilearn.czie.edu.cn/ | 
  
   | 2 | 职教云 | https://zjy2.icve.com.cn/ | 
 
六、其他
1.关注行业领域最新动态,注重职业资格、行业标准的搜集和整理,建立教学资料库。
2.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4.注重和合作机构的交流,充分利用校外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为员工搭建学习平台、实践平台、顶岗平台和就业平台。
5.本课程选用高职高专教材,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鼓励教师编写出版教材。利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和专业网站等教学资源,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共享,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